悠悠小说网www.kanshuyy.com

这时,先前端茶的少年扶起贾琮道:“小师叔,可以起来了。”贾琮起身,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长三、四岁的少年惊讶地问道:“师叔?”

“哈哈哈”,年长的师兄笑道:“他是老师最年幼的孙子李维常,字博远,自然称你师叔。”

“博远,为你小师叔介绍下他诸位师兄吧。”老师吩咐道。

于是在博远的引荐下,贾琮与诸位师兄一一相见,按长幼顺序这五位在京的师兄最年长的就是礼部右侍郎柳谦,字进益;

内阁大臣左机,字士衡;工部左侍郎黄巩,字子固;刑部尚书方子庭,字子正;户部郎中顾夙夜,字朝夕。

与诸师兄见完礼,最年长的柳师兄递给贾琮一卷手札道:

“小师弟,初次见面,这是师兄给你的见面礼。”

贾琮谢过柳师兄打开一看,是唐末杨凝式的《韭花帖》,上面还有历代多位名人鉴赏留下的印章、注文,竟是原稿、真迹。

《韭花帖》乃是杨凝式的代表作,记述了他午睡醒来,饥肠辘辘,恰遇友人馈赠韭花,可口美味,遂执笔以示谢意。

此帖布局疏朗大气,用笔率性洒脱,惬意的心情溢于言表,因美食和友谊而写的手札成为了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。

贾琮忙道:“柳师兄,此礼太过贵重,琮不敢收。”

“哈哈哈!”众师兄大笑。贾琮茫然地看向众人,又求助的看向老师,老师笑而不语。

众人见贾琮莫名的样子,更觉好笑。大家玩笑了一阵,左师兄说道:

“小师弟,贾七郎,你别被进益师兄骗了,此帖确实很像真迹,其实为临摹本,不过也是出自大师之手,方才临摹的如此像了。”

“原来是高仿。”贾琮笑道,被跟自己父亲差不多年纪的师兄们捉弄了,也不恼。

接下来贾琮分别从左师兄那里得了个黄铜小烟炉;黄师兄那儿得了一副骏马图;

方师兄送了北宋张靖撰所着的《棋经十三篇》,顾师兄则直接送了块白玉镂空玉佩。

贾琮一一谢过。

“博远,带你小师叔去见见他师娘,以全了礼数。”老师见众人玩笑的差不多了,吩咐维常道。

贾琮便跟着师侄李维常进了内院,刚走进一条走廊,便传来清音幽韵的琴声。维常拉着贾琮停下,小声道:

“七郎,哦,小师叔,几位师叔送的见面礼,就左师叔的黄铜烟炉最值银子。”

贾琮诧异地打量这个师侄,没想到这家伙还是个财迷。便说道:

“博远,你若喜欢,我便把烟炉赠予你,正好我不知情,没给你准备见面礼。你年纪比我还长,咱们私下里,你便叫我七郎吧。”

“好,还是七郎顺口,我无意你的烟炉,只是怕你不识货。顾师叔那块玉虽是好玉,可比起烟炉还是差一截。

你要是想送我礼,就早些让我看《笑傲江湖》的话本,你告诉我,那林平之是不是抢走了令狐冲的小师妹?”

李维常说到后面,浑身散发出了浓浓的八卦味。

“你若知道结局了,话本看着还有意思吗?”贾琮笑道。

维常想了想,摇摇头道:“也是,你还是别告诉我吧。”

二人穿过走廊来到一处花厅,一鹤发童颜的老太太正在抚琴,便只站在垂花门外,并不上前打扰。